博文

目前显示的是 十月, 2018的博文

“对你好”可能是隐藏最深的渣男

“对你好”可能是隐藏最深的渣男 文:恶魔奶爸 01 这是一件真人真事,我犹豫了很久,决定还是写出来吧。 相信我,看完你会觉得过去一直以来你接收到的所有教育,家长的教导和自以为可行的经验全都成了狗屁,保证会有种三观爆炸的破碎感。 这个故事源自我们的行业研讨会,所有人物和地点我一律以假名替换。 小黄是一个大亨,虽然没有到登福布斯排行的程度,但是绝对是我们圈内首屈一指的人物。 偶尔有一次行业研讨会上,他跟我们侃侃而谈自己的发家史,我听完之后浑身战栗,遂请教他可否写出来发到自媒体平台,他觉得无所谓,想表达什么都由我自己决定。前提是要把真实的人物,地点,时间以及行业公司信息隐去。 在如今的这个世道里,一个屌丝男性想出头,靠自己的难度非常非常大,不要说普通男性,家境背景一般,纵然你天赋奇才,身怀利器,清北毕业,贵人关照,只要你爹没钱,那你也非得经过几十年的打拼,才略有小成。 但是老话说的好,每个成功男人的背后,都有一个好女人。 这句险恶之言的潜台词其实是:找对一个好老婆,可以让你少奋斗三十年。   02 作为一个出身苏北农村的纯屌丝,我一直很难理解为什么会有人想要先成家,后立业,因为结婚生子这些事,终究还是巨大的责任和负债,对于人生赋予的绝对不是什么自由或者助力,而是不折不扣的限制和阻力。 但是小黄嘲笑了我想法的幼稚,我这时候才意识到,如果男性真的愿意狠下心,像恶意收购或者兼并公司那样来对待婚姻,那么对他的人生真的是一本万利。 这种婚姻和事业的基础很简单,只要你不断吸血,大胆吸血,并且吸血吸的有手腕,有方法,有规矩,就能够让你这辈子享尽荣华富贵,彻底少奋斗三十年。 刚才上面说天赋奇才,清北毕业,奋斗多年,也不过小成,小黄的起点比这些人还要低,他的最高学历是高中肄业,苏南农村,家里顶多镇上糊口; 他的成长环境和我十分相似,如今的财富权力远胜我十倍不止,这让我们几个哥们对他的奋斗史和工作方法都非常不解。 他得意的摸了摸下巴,说做生意最重要的是贵人,而最可靠的贵人,其实就是你的老婆。 小黄是大约十年前遇到自己现在的老婆的,这里就不说嫂子的真实工作情况了,总之小黄看到这个女孩...

中国的考题为什么死板?By 键客行

今天朋友圈里看到有人分享一篇崔永元的文章,感觉挺有意思,这里咱们就稍微聊一聊。文章的大概内容呢,就是说中国学校和外国学校的出题方式不一样。 比如中国的考试题一般问:甲午战争是哪一年爆发的?打完后咱们签了什么约?赔了多少钱?割了多少地?都是一些数据化的东西。 但是外国人就不这么出题,他们会问:如果甲午战争中国胜了,那么日本将何去何从?整个东亚的格局又会如何演变?如果今后中日开战,那么会在何种情况下开战?请从政治、经济、社会等多个角度进行分析。 可以看到这完全就是站在一个战略家的角度提问的,答案非常开放。 然后文章里又举了几个语文阅读的例子,大概就是说中国出的题太死板啊,不能有自己的理解啊,非要按照出题人给的答案,巴拉巴拉说了一大堆,相信高考过的都有体会了。 最后总结就是,啊!我们的小孩都快变傻子了!社会不行啦!教育完蛋啦! 大概就是这么个意思。 那咱们其实可以再进一步想一想,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出题模式的差异呢? 有人说是因为没有了固定标准,判卷就不好判了,容易出现徇私舞弊。其实这不是什么问题,因为目前来说,作文就是一个活的东西,多给几分少给几分完全看老师心情,没有什么绝对的标准,最后不也没出什么事儿吗,所以这不是原因,我们要真正理解为什么题出的这么死,还得从历史出发。 很多人不是老批判吗,说高考就跟八股文似的,其实八股文不是什么坏东西,古人没你想的那么傻,谁都知道学八股文屁用没有,但是最后想来想去,也只有这种死板的考试模式才是最合适的,换句话说,不是我们选择了它,而是“历史”选择了八股文。 什么意思呢? 首先咱们得搞明白,科举的目的是什么?你会发现一个很奇怪的事儿,就是西方历史上是没有科举考试的,这玩意儿是中国特色。 那为什么人家没有呢?为什么咱们自古以来就有这种“考试文化”呢?这个就得牵涉到中国的社会结构了。 我们知道中国一直是一个皇权、贵族、平民组成的三元结构,“皇权”代表的是以皇帝为首的官僚集团,而“贵族”指的就是那些皇帝的亲戚、族人、开国功臣、士族门阀,这类手掌大权、随时可以跟皇帝叫板的家族集团,这些人是最有可能威胁到皇权的,所以皇帝一天到晚就得想办法对付他们。 那怎么个对付法呢? 这个时候,皇帝就发明了一种考试制度:以后谁想要当官的,必须先通过科举考试,我不管你是什么身份背景,只要你通过了考试,你...